龙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

作者:来源:学校要闻 发布时间:2007-11-08 浏览数:22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一条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站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新的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正视因规模扩张引发的发展失衡,化解因办学目标过分趋同和办学资源过度市场依赖导致的发展风险,形成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发展优势,构建以结构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格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合作发展和率先发展。
 
     一是实现从“增量”到“提质”的内涵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后发优势迅速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和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05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人数268.1万人,占本专科招生总数的53.1%;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占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60.9%。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一种线性发展,虽然在量的扩张上成果十分突出,但在质的保障上却显得十分脆弱,暴露出规模与质量不对称、软件与硬件不协调、教学与改革不配套、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等累积性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实现高职教育从“增量”向“提质”转变,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转折,是高职教育走向成熟和自觉的开始和标志,是一种新的价值和质量尺度。因此,必须视质量为生命,视质量为前途,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第一责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
 
     二是实现从“趋同”到“异质”的特色发展。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一流。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能有生命力。当前,高职教育办学存在办学目标和专业结构过分趋同化的倾向,“扎堆式”办学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着本科压缩、专科混同、中专延伸的交叉扯皮的倾向;专业设置上追热趋同,专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课程教法上蹈常袭故,仍然恪守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训条。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突出特色的关键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错位发展、差异发展。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在服务地方、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创新发展。长期以来,在泛文化科学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技术特质被湮化、轻化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理论上不着天、技能上不着地。高职教育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创新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突破传统学历教育、学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局限,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的职教人才培养新逻辑,弘扬以技为荣的高职办学追求,在教育教学中突出技能、技艺和技术实践,突出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突出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内涵要求,突出知识、能力、态度的协调发展。凝练职业精神,训导职业素质,熟练职业技能,传播职业文化。
 
     四是实现从“做多”到“做精”的品牌发展。品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招牌和名片,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优化路径,是做优、做强、做精高职院校的有效举措。为此,要全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造就专业名师和技术精英,建设以“双师结构”为标准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发挥品牌示范带动的“鲶鱼效应”。
 
     五是实现从“分散”到“集约”的合作发展。整合资源、合作发展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路径,目前高职院校相对投入不足、整体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状况是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的现实依据。整合资源、走合作发展之路――组建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职教集团是具有密切关联的学校、企业、行业和支撑机构类聚而成的教育群落,是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开放性大、通用度高、共享性强的特点。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整合资源,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重点是要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与其它职业院校及各县市区职教中心的联系,实现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力求改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资源分散的现状;要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组建职教集团或职业教育合作委员会,以提高职业教育投入的办学效益;要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改变地方各部门、各行业在职业培训工作上各自为战的局面,依托职业院校的师资、教学和实训条件优势,开展规范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如河南省2004年组建的十个省级职教集团,共吸纳成员单位289家,吸纳合作资金6000万元,找到了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路。
 
     六是实现从“有位”到“有为”的率先发展。率先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只有实现教育的率先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亦前所未有。目前,县域经济落后是最薄弱的环节,资源紧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发展后劲不足是最令人担心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最致命的弱点,特别是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层次、规模而提出的,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人才类型的严重失衡而提出的。抓住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日本之所以在短期内崛起,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并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这与两个国家长期以来重视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直接相关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帝国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兴旺,一个地方的发展。(在娄底市社科界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11月6日《娄底日报》)
上一篇:下一篇: